隨著“制定促進生育政策,發(fā)放育兒補貼”被明確寫入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各地探索生育補貼政策的同時,行業(yè)也在積極響應號召。截至目前,三大國粉——飛鶴、伊利、君樂寶都已經公布了相關的生育補貼計劃。
三大國粉已出手
飛鶴啟動12億元生育補貼計劃,面向正處在孕期的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補貼。該計劃從孕期開始關注新生命的健康,緊扣生命早期1000天大腦發(fā)育關鍵期,同時提供孕期指導、母乳喂養(yǎng)支持、產康護理、專家問診和育兒課程等全方位母嬰關愛服務,實現"物質+服務"的雙軌支持。
伊利集團啟動16億元生育補貼計劃,為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補貼。伊利的特色在于構建了從孕期到孩子3歲的全周期服務體系,包括孕期健康管理服務、定制化知識服務以及母嬰專家咨詢服務等。據悉,此前伊利金領冠就已經針對三孩家庭推出了“三孩家庭萬元奶粉贈送計劃”,直接減輕許多家庭的養(yǎng)育負擔。
君樂寶宣布投入16億元啟動生育補貼計劃,為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價值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補貼。同時君樂寶還宣布將聯動醫(yī)院、科研機構、公益組織及權威專業(yè)人士,給母嬰人群提供多方位的專業(yè)守護。
三大國產奶粉企業(yè)的集體行動,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,同時也彰顯了母嬰行業(yè)的擔當。這些補貼將直接惠及于中國家庭,幫助新生兒家庭減輕育兒壓力。
企業(yè)“生育補貼”背后的行業(yè)新思考
三大國粉官宣“生育補貼”計劃,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,更是對母嬰消費市場的一次深度探索。
首先,從投入規(guī)???,三家企業(yè)補貼總額已超過40億元,其規(guī)模之大、覆蓋面之廣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,也彰顯了母嬰行業(yè)的責任擔當。
其次,從補貼形式看,三家企業(yè)均采取“物質補貼+服務支持”的雙重模式,這一做法也將幫助企業(yè)建立與消費者的長期聯系,超越了單純的產品銷售關系,這種產品+服務的布局正是未來母嬰市場的核心競爭方向之一。
最后,從市場影響看,三大國粉的集體行動,將進一步提升國產奶粉品牌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口碑與認知度。實際上,消費者最關心的是這些補貼如何真正惠及自身。這些補貼將直接降低大量家庭的育兒成本,并通過服務體系的完善,為更多家庭提供全面的育兒支持。
人口問題是國家發(fā)展的基礎性、全局性、戰(zhàn)略性問題。在國家政策引導和企業(yè)積極響應的雙重作用下,構建“生育友好型社會”不再是一個口號,而正在成為一個涉及全社會參與的系統(tǒng)性項目。
在線咨詢